2022年5月2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理工大学、红河砷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锡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的“工业废渣废液协同资源化关键技术研发与高效处理含铬与砷废水产业化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工业硅是云南省支撑性产业,其微硅粉处置长期存在低值化使用、利用率不高等技术瓶颈问题,与此同时,工矿企业重金属废水、废液及废渣处理处置一直是制约云南硅产业、有色冶金等行业绿色发展和环境污染控制突出短板。该成果依托包括国家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在内的多个项目,历时十余年,先后采用微硅粉与酸性含铁废液(渣)为主要原料,系统研发了多孔硅基吸附剂、絮凝剂等一系列产品并实现了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含砷废渣处置的产业化应用转化,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提出以微硅粉、铁废渣及废液协同制备高效处理废水中铬、砷以废治废理念,开发出制备铁硅基复合材料、大颗粒介孔硅球铬吸附剂、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等9个新方法及5套新工艺;建成7000吨/年铁硅基复合材料和100吨/年大颗粒介孔硅球铬吸附剂生产线各1条。
2、突破了有色行业传统除砷技术成本高、处理效果不佳等瓶颈性难题:基于铁硅基复合材料研发成果,分别运用于云锡红河砷业公司和云铜西南分公司的含砷废水处理(规模为1000立方/天和2000立方/天),出水达到有色行业废水排放标准,每吨废水节约处理成本10元以上;大颗粒介孔硅球吸附剂用于江苏盐海电镀含铬废水处理(规模为3000立方/天),出水水质Cr从0.5mg/L降到0.05mg/L,同时,COD从500mg/L降到100mg/L,达电镀行业排放标准,每吨废水节约处理成本超过15元。
3、提出利用低温陶瓷化学键合材料固化含砷废渣,通过化学键合及物理包裹双重调控措施实现砷渣高效长久固化。分别建成8万吨/年和5万吨/年脱硫砷渣固化生产线各1条,比传统水泥固化技术砷渣固容量提高50%以上,固化成本每吨节约超过25元。
三、成果已在云锡红河砷业公司、云南铜业及其分公司等近10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6亿元,其中,销售研发产品收益超过5000万元,促进重金属废水处理和含砷废渣处置工艺优化升级产生效益超过5亿元,带动企业绿色转型收益达十亿余元。
四、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件,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5篇;入选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
综上所述,专家组认为成果在工业废渣废液协同资源化关键技术研发与高效处理含铬与砷废水产业化应用方面创新性显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评价。
专家组成员
马文会 普洱学院校长、教授
姚 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林 璋 中南大学教授、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芳柏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家强 云南大学教授
赵云昆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刘云根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