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黄土高原油用牡丹高效栽培模式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8-07-28 浏览次数:1858

黄土高原油用牡丹高效栽培模式 anli.jpg

  2018年7月2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组织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佳县东方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佳县茂林果园专业合作社共同完成的“黄土高原油用牡丹高效栽培模式”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考察了现场,审阅了项目资料,听取了项目的总结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1.成果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成果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果树和牡丹的生物学特性、机械化操作性能等要求,依托研发的牡丹栽培专用膜,集成创新出了果树经济林下油用牡丹的生产和育苗的立体间作栽培模式。该模式显著提高了油用牡丹栽植成活率和育苗壮苗率,促进油用牡丹定植苗生物量增长2倍以上,播种苗增长3倍以上,该成果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

  3.成果具有以下创新:

  (1)创新设计理念,实施果树、牡丹生产和育苗三位一体的生态化栽培模式;

  (2)首次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规模化、规范化的推广应用工作;

  (3)首次产业化应用研发的牡丹专用膜栽培技术,具有保温、节水、保墒、驱虫和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

  4.该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2项,并开展了相关栽培技术模式的培训推广工作,已经在河北、河南和陕西等多个省份得到成功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评价委员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成果在黄河中下游相关省区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专家组成员

  匡廷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

  李育材 中国油用牡丹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工

  孙 建 中国牡丹产业协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

  王 雁 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秘书长、研究员

  张延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史国安 河南科技大学教授

  何丽霞 甘肃省林业厅教授级高工

  冯国宝 中国经济林协会牡丹产业分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

  肖 延 清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