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智能边缘云制造系统柔性协同服务机理及技术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8-07-31 浏览次数:2274

智能边缘云制造系统柔性协同服务机理及技术应用 anli.jpg

  2018年7月3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智能边缘云制造系统柔性协同服务机理及技术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方的总结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针对传统电子制造系统资源利用效率不佳、灵活协同能力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项目方提出了包含边缘云计算、智能柔性协同、高效车间管控和精准制造的综合解决方案。主要创新点包括:

  (1)发明了面向多目标联合优化的云化资源调度方法以及分布式资源迁移方法,发明了边缘云制造服务系统的构建方法,提升了本地化的快速信息决策能力和资源调度效率。

  (2)发明了面向电子制造终端的无线网络动态接入、资源的自适应适配和无线网络覆盖容量优化的智能方法,提高了异构通信系统柔性协同能力。

  (3)发明了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邻车间协作自愈补偿方法以及多目标任务约束条件下的车间作业调度方法,实现了对电子车间工件制造流程的高效管控。

  (4)发明了车间作业环境下生产工件的三维精准定位感知方法,以及镭雕机的结构及操作方法,实现了基于定位感知的精准制造。

  3.该项目面向电子制造业的行业需求,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达到了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国内领先水平。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生产线中,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对该项目的评价。建议项目方扩大其在电子制造业的应用。

专家组成员

  孙富春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嵇智源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

  于建军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

  马 皓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教授级高工

  左 敏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刘红旗 中国联通集团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班晓娟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