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云南热区蔬菜重要虫传病毒成灾机理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5-04-25 浏览次数:23

科技成果评价.jpg

  2025年4月25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云南热区蔬菜重要虫传病毒成灾机理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针对云南主要蔬菜产区病毒病发生危害严重,成为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经十余年系统研究及试验示范推广,成果主要创新点如下:

  1. 系统调查鉴定了云南主要蔬菜产区粉虱传双生病毒(WTGs)37种,其中新种7种,病毒中间寄主共13科、30属、38种不同植物,明确了云南主要蔬菜粉虱传双生病毒优势种由TYLCCNV、TbCSV转变为TYLCV,并建立了云南省农作物病毒病监测预警平台。

  2. 开发了多种重要病毒TAS-ELISA、dot-ELISA和多重RT-PCR病毒检测技术,构建了蔬菜重要病毒快速灵敏检测技术体系。

  3. 明确不同种类粉虱传双生病毒种间重组是云南蔬菜粉虱传双生病毒新种产生和新分离物进化的主要动力,首次发现通过粉虱传双生病毒重组产生新种,以适应自然生存竞争。

  4. 阐明了粉虱传双生病毒C4蛋白诱导症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并揭示了双生病毒逃逸寄主免疫反应的作用机理。

  5. 创新集成了云南蔬菜病毒病绿色防控体系,即综合应用抗病毒新品种、快检技术筛选培育健康种苗、防控传毒介体及铲除中间寄主、免疫诱导剂提高植株抗性的蔬菜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为实现病毒病防控从被动应急到主动高效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三、登记农业农村部抗病毒番茄新品种3个、辣椒新品种3个;获得发明专利6件;发布和实施团体标准1项、云南省主推技术1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7篇,专著1本,其中SCI论文21篇(影响因子累计83.58)。

  四、推广应用情况

  通过集成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实现了云南蔬菜病毒病的高效绿色防控效果,有力提升了云南蔬菜产业的竞争力。2022年至2024年累计应用推广2155.64万亩次,新增产值28.38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粉虱传双生病毒灾变机制解析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题目改为“云南主要蔬菜双生病毒灾变机制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应用”。

专家组成员

  张克勤 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

  陈海如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黄兴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李德轩 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研究员

  道金荣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

  刘玉乐 清华大学教授

  刘 勇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