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民航数字化塔台服务新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8-07-14 浏览次数:2230

民航数字化塔台服务新技术及应用 anli.jpg

  2018年7月14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民航数字化塔台服务新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项目针对传统机场塔台管制服务存在的话音通信差错率高、飞行情报服务范围受限、航路颠簸识别时空分辨率低、塔台放行效率低等问题,重点突破了机场数字化塔台协同信息服务、情报动态快速通播、航路颠簸准确识别、塔台优化放行等关键技术,主要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支持多语义理解、多维度关联的空管业务信息融合方法,设计了多子集拓展的空管通用数据链通信协议集,解决了信息多源异构、服务对象复杂多样条件下的高效信息服务的问题,研制了数字化塔台管制服务核心平台,支持对中国民航97%以上民用航空器的数字化协同管制;

  (2)发明了基于多机场情报数据集中解析的运行态势预警方法,突破了飞行情报按需快速推送技术,研制了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服务系统,解决了传统情报服务系统效率低和范围受限问题,情报通播服务平均时间由150秒缩短至10秒;

  (3)利用航空器实时气象探测数据,提出了航路颠簸识别、告警方法,攻克了航路颠簸对机场放行容量影响评估技术,研制了危险天气识别与告警系统,航路颠簸识别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空间分辨率达到公里级;

  (4)提出了基于场面运行流程分析的航班起飞时刻预测方法,攻克了航空器场面滑行路由动态规划与离场程序智能推选技术,研制数字化起飞前放行服务系统,解决了繁忙机场复杂多因素影响导致的航班放行效率低的问题,航班平均放行时间由45秒缩短至20秒。

  3.该项目在数字化塔台管制服务平台设计、多机场情报动态快速通播、航路颠簸识别、塔台优化放行等方面的成果有重大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项目研制的民航数字化塔台管制服务平台已部署于全国民航44个主要机场并提供运行服务,日均服务航班超过11000架次,覆盖全国75%以上的航班量,显著提升了我国民航机场塔台管制服务效率和安全水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专家组成员

  陈志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某研究所所长

  贾利民 北京交通大学主任、教授

  马 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朱柏承 北京大学教授

  宁焕生 北京科技大学副院长、教授

  赵嶷飞 中国民航大学副院长、教授

  李 宁 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处长、高工

  李 欣 民航局空管局技术中心副主任、高工

  李 涛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高工

  李永亮 北京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高工

  张芷恩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公司总工程师、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