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橡胶树种质创新与种苗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5-04-23 浏览次数:31

科技成果评价.jpg

  2025年4月22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完成的“橡胶树种质创新与种苗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天然橡胶是保障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但我国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长期高达85%以上。云南橡胶种植面积占全国50.6%、产量占全国58.5%,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优异种质资源匮乏、良种繁育效率低下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天然橡胶资源的安全保障。本项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以及云南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等项目,聚焦“优异种质创新、种苗高效繁育”两大技术问题开展了技术攻关,创制了橡胶树三倍体种质,研发了种苗高效繁育技术,并在生产中规模化应用。

  1. 国际上首创橡胶树三倍体种质体系,并建成了三倍体种质资源圃,丰富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针对天然橡胶生产中主栽二倍体品种普遍存在的产胶能力与抗逆性难以协同提升、多倍体种质资源匮乏的问题,解析了橡胶树生殖发育机制,研发了“人工诱导孢子母细胞染色体数加倍”技术体系,建成国际首个橡胶树三倍体种质资源圃1006亩,保存三倍体种质1439份,筛选出35份优异种质资源,为橡胶树抗逆高产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核心种源与技术支撑。

  2. 首次建立了橡胶树三倍体的体胚植株再生及幼态微型芽条培育技术体系,为优良品种规模化繁育提供了技术保障。针对体胚植株繁育技术存在的基因型依赖性高、三倍体品种体胚植株繁育技术缺乏的现状,阐明了外源激素调控、MS培养基组分优化、培养环境参数调节等对愈伤诱导、体胚发生、成熟、再生成苗、幼态微型芽条快繁等关键环节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三倍体品种云研73-46花药体胚植株再生技术体系和幼态微型芽条快繁技术体系。

  3. 创新集成了橡胶树优质芽接苗高效繁育技术体系,为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提供了种苗保障。针对常规育苗方式成活率低、苗木质量齐性差等问题,攻克了特异性接穗培育、芽接方法改良、砧木摘顶调控、抚育管理优化、定植技术创新等关键技术,构建了适宜云南植胶区优质芽接苗高效繁育技术体系,较常规育苗方式周期缩短25%,出圃率提高45%,满足了天然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优质种苗的需求。

  成果获知识产权13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地方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SCI论文7篇。近三年成果累计在云南天然橡胶核心产区推广应用1047.59万亩,新增利润10.34亿元,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282人次,培训胶农20000余人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橡胶三倍体种质创制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张跃彬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练 硝 云南师范大学处长、教授

  杨启良 昆明理工大学院长、教授

  苏健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崔 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