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苹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提供的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明晰了云南苹果产区品种结构调整的优势品种。构建了云南苹果品种(优系)数据库;创新了基于园艺学和消费者需求的品种评价体系。通过对引进的300余个品种评价,筛选出34个适宜新品种,其中华硕等5个早中晚熟品种作为主要推广品种,为低纬高原苹果品种区域布局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3、对云南苹果产区病虫害的系统监测、调查,揭示了黑星病、桔小实蝇等主要病虫害在云南产区的发生规律,制定了4项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构建了云南苹果重大病虫害的绿色高效防控技术体系,成果应用区农药总使用量较常规措施减少26.0%-32.0%;黑星病发生率从65.0%降低到6.8%;桔小实蝇虫果率从32.0%降到0.9%。
4、通过对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水肥的耦合研究,构建了以绿弯菌门等6个菌门相对丰度作为判定指标的果园高效土壤水肥管理技术体系。应用该技术体系后,化学肥料使用总量减少16-20公斤/亩,减幅15%以上。
5、通过品种与技术的集成应用,优果率从不足40%提升至85%-90%。近三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85.3万亩,新增销售额71.67亿元,新增效益55亿元。直接帮助重点帮扶县的3.1万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2.80万元,培训果农2.97万人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6、制定并颁布标准12项;筛选出云南省主导品种1个,集成云南省农业主推技术1项;获良好农业规范1个、绿色食品认证10个;获授权知识产权7件;发表论文13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人。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
建议项目成果名称修改为:“低纬高原苹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
专家组成员
张 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王 忆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程存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王树桐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黄兴奇 云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研究员
李永平 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高级农艺师
张汉尧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