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全程护理关键技术构建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在云南省科技计划2个项目的资助下,历时10余年,持续开展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关键技术的系列研究,以及临床推广应用,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国内率先制定了符合中国文化的“中文版米勒行为风格量表”,该量表主要用于测量患者健康信息寻求风格,为制定个性化的术前健康教育提供有效工具,精准化的提升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2.制定国内首个基于信息寻求风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前健康教育手册,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3.基于信息寻求风格理论,建立了心脏植入电子装置(CIED)植入患者术中护理方案,极大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4.阐明了PCI患者术后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呈多维动态的特征,制定了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为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提供了精准的干预节点。
5.国内外首次报道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家庭应对量表,揭示了健康素养对移动医疗使用意愿的作用机制,制定了CHF患者和照顾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的主客体互依中介模型,促进了患者家庭疾病管理能力。
三、该项目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9篇(总影响因子25.966)、北大核心期刊2篇,中文期刊总的他引7935次;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1部;获云南省医学高端人才1名、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1名、云南省医学学科后备人才1名;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晋升高级职称3人;主办国家级继教班2项,培训技术骨干1000余人次。相关成果在省内1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效果良好,取得较显著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代解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 燕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孟美芬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护师
毕怀梅 云南中医药大学主任护师
段宝凤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主任护师
杨永丽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护师
刘 琴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