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多链融合的非CO2温室气体核算区块链体系架构与交易并发处理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10-19 浏览次数:2210

多链融合的非CO2温室气体核算区块链体系架构与交易并发处理研究 xiao.jpg

  2022年10月1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多链融合的非CO2温室气体核算区块链体系架构与交易并发处理研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查验了技术资料,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项目针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不完善、参与主体多,现有数据孤岛、信息透明度不足、交易和自愿履约效率不佳、灵活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项目方提出了包含区块链跨链技术、天-空-地立体遥感反演技术、高效精准核算综合解决方案。主要创新点如下:

  (1)发明了“天-空-地” 立体化观测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区块链的上链数据的方法,解决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数据不易获取以及区块链上链前数据容易被人为操控等问题。

  (2)优化了多用户非交互并可验证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核算方案,预测了中国甲烷排放趋势,获取了从1970-2019年实测,2020-2060年预测,90年间中国区甲烷排放数据集。

  (3)发明了甲烷交易架构,提升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快速交易、核查、资源调度能力以及交易效率。

  3.该项目针对信息行业科技前沿关键技术——区块链技术,面向 “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重点研究方向“双碳目标”的应用场景进行研究,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达到了生态环境相关行业中的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自愿履约试点碳市场建设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潜力巨大。

专家组成员

  贺 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时希杰 国家节能中心处长、研究员

  邵 敏 暨南大学校长助理、教授

  王 栋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松梅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