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成都召开了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特长隧道不良地质致灾机理及控制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方的总结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针对特长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碎屑流等重大不良地质问题,研究了特长隧道不良地质致灾机理以及施工控制技术等,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1)揭示了高位碎屑流冲击隧道洞口段结构的力学机理,提出了碎屑流冲切作用的连续力学模型和荷载计算方法,建立了高位碎屑流冲切隧道洞口段的防治技术;
(2)研究分析了松散自云岩地层隧道断层破碎帯突水灾变的演化机理,基于隧道渗流理论推导了隧道断层破碎带涌水量预测公式,建立了隧道断层破碎带涌突水灾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3)研发了集不良地质信息采集、智能评估、动态预警和科学决策为一体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平台。
3.项目研究形成的特长隧道穿越不良地质致灾机理以及施工控制技术,取得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8项。成功应用于四川峨汉高速公路、云南建(个)元高速公路等重点隧道工程,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碎屑流冲切作用的连续力学模型和荷载计算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刘宝珺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明年 西南交通大学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玉文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教授
李苍松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胡启军 西南石油大学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