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及药剂产品”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5-20 浏览次数:1452

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及药剂产品 anli.jpg

  2020年5月2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完成的“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及药剂产品”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资料,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项目基于固体火箭推进剂技术,研发了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用非叠氮类发生剂、点火药、自动点火药系列配方;基于航天导弹固体动力技术研发了汽车安全气囊用气体发生器;针对系统安全和使用工况的不同的要求,开发了DAB、PAB、SAB等系列气体发生器产品,实现汽车被动安全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其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制备气体发生剂采用连续式喷雾制粒工艺,将配方组分由传统的8~9种缩减至3~5种,有效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安全高效自动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创新发明了出压制型中孔及多孔药片,减缓燃面的下降速度,在保持较高输出压力的条件下,降低内压并维持稳定燃烧。

  (2) 气体发生剂配方的热稳定性好,热分解温度210℃~230℃,产气率高(50%~97%可调);燃温低(1800K~2500K);药剂燃烧后成渣性好,能够保持原有形状,残渣率<3%,易被过滤网拦截;满足USCAR24要求的100ft3 Effluent试验中的所有指标(NH3<35ppm,NOX<40ppm、CO<200ppm……),满足USCAR标准的Tank Wash和Flaming试验的苛刻要求。

  (3) 气体发生器燃烧室压力低于25MPa,残渣量不超过1g,10ms压力控制在最大压力值的10%~30%,20ms~40ms压力上升值控制在70kPa~250kPa,气体发生器工作后不释放可点火燃烧气体。气体发生器安全性高、点火性能稳定,输出性能一致性好,满足USCAR标准要求。

  3.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气体发生剂成功应用于大众、别克、福特、宝马等中高端车型,气体发生器成功应用于通用五菱、奇瑞瑞虎、昌河铃木利亚那、力帆520/620、吉利自由舰、江铃陆风X8、长安B301、金杯俊杰、东风柳汽景逸、长城哈佛H3、吉利金刚等四十款车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研究成果创新性强,总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邓承继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

  田大利 江苏菲姆斯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钟绍华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贾小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七四一六厂研究员

  吴世国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陈 军 湖北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研究员

  张海龙 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