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厚黄土覆盖区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机理及其应用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5-15 浏览次数:1546

厚黄土覆盖区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anli.jpg

  2020年5月15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环境保护技术评估中心共同完成的“厚黄土覆盖区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机理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项目单位的总结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采煤对导水裂隙带以下直接导通含水层的影响。而该成果运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采空区渗透实验、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证明了厚黄土覆盖区受采煤影响地下水主要通过其底部相对隔水层越流排泄的事实,同时研究了煤矿开采引发的含水层水文地质效应。主要创新点如下:

  (1)首次提出厚黄土覆盖区采煤对松散含水层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底部的相对隔水层越流排泄而形成的,从这一事实出发,系统地探讨了煤矿不同开采条件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含水层疏干过程,揭示了厚黄土覆盖区煤矿开采引发的含水层水文地质效应,完善了我国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影响机理的理论。

  (2)针对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岩体裂隙的发育特征,采用渗透实验测试不同裂隙率岩体的渗透系数,首次建立了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岩体渗透系数与裂隙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采空区覆岩岩体渗透性能的变化规律,为提高数值模拟精度奠定了基础。

  3.该成果已在煤炭、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有关煤矿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规划、科研、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中得到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综上,该成果研究路径精准,技术创新突出,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意“厚黄土覆盖区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机理及其应用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专家组成员

  刘 瑾 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成 钢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正高级工程师

  邢肖鹏 山西省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李爱民 山西省水资源勘查局副局长、正高级工程师

  郭振中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处长、正高级工程师

  赵小平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杨 展 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查院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