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贵研催化剂(东营)有限公司完成的“柴油机氮氧化物与颗粒物高效催化净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针对超低NOx排放净化催化、高效颗粒物捕集再生净化、柔性化高精度智能化制造等行业技术难题,依托国家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项目,经10余年技术攻关,在柴油机尾气催化净化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研究了分子筛低温活性与氨存储量的相关性,发现了分子筛体系的低温活性仅与部分氨存储量呈线性关系,提出了低硅铝比分子筛骨架设计思想与Ce-Cu双金属协同调控方法。发明Ce-Cu/ERI新型分子筛SCR催化剂,老化后平均NOx转化效率大于97%(180℃-550℃),主要指标及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2)研究了纳米Pt尺寸热处理调控及双层-混合涂层结构技术,研制出高效NOx转化和NH3氧化的双功能氨氧化催化剂,实现225℃-500℃区间NOx平均转化效率达91.4%,NH3氧化效率达93.2%,在催化剂体积降低14.3%的基础上,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发明新型有机胺贵金属前驱体应用技术,开发出耐高温Pt氧化涂层,设计双模态涂层结构,促使催化剂孔径集中分布,解决了孔径缩小和高载量导致的背压激增问题,研制出高效颗粒物捕集催化剂,实现零公里PN捕集效率突破99.9%,解决了国际上在该领域中的行业技术难题。
(4)开发出柔性化和高精度涂覆工艺与装备技术,实现柴油机催化剂全规格高精度制造,浆料涂覆精度≤±2%;自主设计了国内首套集多维在线检测等功能的全流程催化剂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600万升/年产能。
三、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4件;主导制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形成了一支本领域高层次创新团队,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岭学者,2人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5人入选省两类人才。
四、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潍柴、玉柴、云内等国内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居自主品牌第一,支撑了柴油机尾气治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技术成果评价,成果在柴油机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催化净化领域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李亚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蕴珊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裴毅强 天津大学研究员
王家强 云南大学教授
臧 健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罗永明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刘云根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
张秋林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马 航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