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受污染耕地土壤镉减量修复安全利用关键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结论可信,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环境部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等项目资助下,针对大面积受镉污染耕地治理难题,通过十多年研发,构建了基于镉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吸取修复的“受污染耕地土壤镉减量修复安全利用关键技术”,兼顾污染耕地土壤镉减量和农作物安全生产。主要创新点和先进性如下:
1、国际上首次报道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种植伴矿景天每季去除土壤镉150-900g/hm2;通过连续修复可使安全利用类耕地土壤镉总量在较短年限内降低到GB 15618-2018风险筛选值以下,镉减量效果显著。
2、研发了伴矿景天与水稻轮作、与玉米间套作、“板上发电+板下修复”农光互补等技术模式,结合农艺、微生物、化学调控技术,实现了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
3、构建了伴矿景天组培、育苗、栽培、收获和收获物安全处置等全过程修复技术体系,成熟度优于同类其他技术。
4、技术在云南、湖南、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等10多个省份开展了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相关科技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转化发明专利4项、转化金额974.69万元。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木 霖 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研究员
李廷轩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沈振国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汤叶涛 中山大学教授
张国盛 云南大学教授
汤 利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刘 莉 云南民族大学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