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等5个单位完成的“低纬高原马铃薯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针对昭通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种薯覆盖率低、品种更新换代滞后、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构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高效繁育体系,使原原种生产效率提升传统生产10倍以上,显著缩短大田种薯生产周期,全市脱毒种薯覆盖率提高到100%;集成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马铃薯重要病虫害绿色防控与马铃薯打点破膜集雨等马铃薯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展示19.2万亩,平均亩产2.25吨,平均每亩增产1.12吨,其中最高单产达6479.75千克/亩,连续两年创西南地区大春马铃薯生产实测1亩以上的最高纪录。
三、创建了昭通市马铃薯“三个全覆盖”推广应用模式,促进了项目科技成果的快速推广应用。三年共计推广马铃薯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536.82万亩,共实现新增纯经济效益25.64亿元,年平均新增纯经济效益8.55亿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为7.36,带动19.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四、选育马铃薯新品种3个,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制定地方标准3项、修订2项,发表论文7篇,编制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手册2册,集成的“云南大春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成为云南省2022年农业主推技术。
综上所述,该成果创新性突出,整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与应用领先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建议成果名称修改为:“云南昭通马铃薯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专家组成员
道金荣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
郭华春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尚 轶 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丁 铭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先平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