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的“云南新城疫病原学监测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在云南省率先建立了新城疫、鸡腺病毒、滑液囊支原体病、禽白血病等病原的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12种,并应用于病原学检测。
三、在全省范围内监测样品62884份,检出新城疫病毒核酸阳性594份,阳性率0.94%。分离新城疫病毒110株,发现云南省新城疫毒株存在基因型多样性,基因VI型主要在鸽群流行,VII型主要在鸡、鹅和鹦鹉上流行,基因II型病毒可引起鸡群发病,19株新城疫病毒 F-HN 基因被GenBank收录,首次报道了云南省蛋鸡ClassI毒株的全基因序列特征。证实了云南省新城疫毒株的致病性、F-HN蛋白关键氨基酸的变异特性。
四、首次在云南省赛鸽上分离到新城疫病毒1株,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学研究表明,该毒株可作为鸽新城疫疫苗候选毒株。
五、系统阐明了云南省新城疫等病的流行特征,及时提出了使用基因VII型新城疫疫苗、禽腺病毒疫苗和滑液囊支原体疫苗免疫,针对性制定了“新城疫等禽病综合防控技术”和“规模化养禽场生物安全方案”,并在云南省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新城疫、禽腺病毒和滑液囊支原体等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表论文25篇,其中北大核心17篇,出版著作4部,编写省农函大内部教材1部。培养研究生2人,1人入选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和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获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省委联系专家和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张以芳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杨向东 云南省家禽业协会会长、高级兽医师
俞 浩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海林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教授
艾 军 昆明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
李文贵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钱朝海 云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推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