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水位变化条件下二元结构库岸边坡破坏模式及防治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04-19 浏览次数:1189

水位变化条件下二元结构库岸边坡破坏模式及防治关键技术 anli.jpg

  2022年4月1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共同完成的“水位变化条件下二元结构库岸边坡破坏模式及防治关键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水位变化条件下二元结构库岸边坡破坏模式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得到云南省水利厅科研资助基金的资助。项目针对水库建设中水位变化导致的二元结构库岸滑坡地质灾害问题,综合运用工程地质勘察分析、室内物理模拟、数值仿真及理论分析方法,揭示了水位变化条件下二元结构库岸边坡的变形模式及失稳破坏机制;建立了基于注浆条件下的加锚节理裂隙岩体抗剪切强度修正公式;揭示了锚注加固节理面抗剪切强度与锚杆倾角及配筋率的相互关系;针对锚索加固碎裂夹层岩体边坡可导致锚索预应力衰变失效,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将锚注加固技术运用于二元结构库岸滑坡防治的技术理念,对锚注加固节理岩体抗剪切力学性能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创新了锚注加固二元结构库岸滑坡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并在云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特别是水库滑坡地质灾害防治中得到成功应用,初步构建了库岸边坡稳定性预测的科学有效预警机制及合理的防治体系;对于水库建设防灾避险、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山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部分研究成果在2项行业规范中得到应用;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专家组一致认为研究成果总体具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徐卫亚 河海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典庆 武汉大学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 清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谟文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迟福东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龚爱民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赵发辉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