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滇西南景谷地区铜矿勘查技术组合及找矿突破”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4-09-04 浏览次数:86

科技成果评价.jpg

  2024年9月3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等单位完成的“滇西南景谷地区铜矿勘查技术组合及找矿突破”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成果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研究了滇西南景谷地区多类型典型铜矿地质特征,总结了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构建了区域成矿模式;针对不同类型铜矿,研发了找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通过靶区勘查示范和工程验证,实现了隐伏矿找矿重大突破。取得创新性成果如下:

  1. 深入研究了滇西南景谷地区曾家村、宋家坡、南温河、一厂等铜矿的成矿规律,建立了“一室﹢三楼﹢一顶”的矿床分布模式,为隐伏矿找矿勘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2. 集成创新了“综研先行→分类勘查→化探缩面→物探定位→工程验证→三维建模→攻深增储”的找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为隐伏矿预测和找矿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

  3. 研发应用了中大比例尺成矿指示元素弱异常信息提取、重磁位场成像反演及三维建模等技术方法,经钻探工程验证与勘查,实现了隐伏铜矿找矿突破。

  4. 在滇西南景谷地区探获“一大一中两小型”铜矿,提交评审并备案的铜金属资源量合计77.3万吨。其中,曾家村大型铜矿331+332+333类金属资源量52.07万吨,平均品位1.14%,银金属量646.5吨,经济效益显著,为兰坪-思茅盆地南段铜矿找矿拓展了新的找矿空间。

  5. 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篇(SCI收录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博(硕)士研究生5人,晋升正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8人,并获云南省兴滇人才1人,云南省优青1人,社会效益明显。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丁 俊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

  韩润生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黄智龙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根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贾润幸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兴恒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正高级工程师

  张小兵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