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症状管理模式建立的临床应用与青刺果油的作用机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12-17 浏览次数:1725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症状管理模式建立的临床应用与青刺果油的作用机制 anli.jpg

  2021年12月1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症状管理模式建立的临床应用与青刺果油的作用机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规范、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在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等3个项目资助下,开展了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症状管理模式及青刺果油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采用症状管理理论,在阐明瘙痒评价主观指标涵盖患者对瘙痒及生活质量的体验以及依从性评价的同时,将皮肤生理功能作为瘙痒客观指标进行评估,具有创新性。

  2.建立瘙痒症状管理模式:包含临床指标、患者症状体验、自我管理能力评估三要素的症状评估体系,以外用药、心理调适以及生活方式指导相结合的综合管理策略,具有应用价值。

  3.使用膳食指数评价慢性瘙痒患者膳食情况,发现膳食对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病程中具有多种影响,膳食质量可影响皮肤生理功能的正常维持,为评估和管理慢性瘙痒患者膳食质量提供了新的依据。

  4.采用基础临床相结合的设计思路,选取云南省特色植物青刺果进行皮肤屏障修复的基础研究,首次阐明青刺果油修复表皮屏障与PPAR-γ受体介导的表皮脂质合成增加有关,抗菌肽表达增加可能是青刺果油修复表皮通透屏障的关键所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共发表科研论文10篇,其中 SCI 收录1篇(IF为4.353),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篇,科技核心期刊5篇, 参与制定应用指南1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1项。

  四、该项目在省内10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五、该成果部分内容支持了国家卫建委 “云南省免疫性皮肤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云南省免疫性皮肤病临床医学中心”等平台的建设。

  综上所述,该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李树清 昆明医科大学教授

  段宝凤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主任护师

  何利平 昆明医科大学教授

  曹 兰 昆明市延安医院主任医师

  肖 云 昆明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舒 虹 昆明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关 真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