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水曲柳大径材人工林高效培育关键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8-11 浏览次数:1539

水曲柳大径材人工林高效培育关键技术 xiao.jpg

  2021年8月1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水曲柳大径材人工林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汇报,审阅了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知识产权证明和应用证明等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提供的评价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成果针对国际市场水曲柳大径级木材短缺,我国水曲柳大径级用材资源极度匮乏和培育技术尚不完善的情况,围绕水曲柳大径材培育的主要技术环节,重点开展水曲柳优良品种高效繁育、立地选择、林分结构调控、施肥与修枝等技术研究,提出了水曲柳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模式。①研发了水曲柳复幼技术和组培微繁技术,幼化后的萌条产量提高了4-5倍,外植体启动率超过对照132%,增殖系数超出65.2%;②确定长白山北部和长白山中部产区为培育水曲柳大径材的优先产区,立地指数22m以上的立地为最佳立地;③提出了大径材密度管理表,适宜造林初植密度为3300-4400株/hm2,以水曲柳落叶松带状混交林(3-5行)为最佳,在幼龄林末期依据调控密度开始进行间伐;④研发了DRIS法营养诊断施肥技术,分立地类型采用提出的最优施肥方案;⑤提出了最大侧枝直径低于2cm开始修枝,强度控制在40%-50%。利用上述措施培育的水曲柳大径级用材林单位面积大径材蓄积量(超过常规林分平均胸径的林木视为大径材),可比生产常规措施经营的林分大径材蓄积量提高20%以上,为水曲柳大径材后备资源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3.主要创新点:

  (1)建立了水曲柳复幼-茎段组培微繁技术。

  (2)编制了水曲柳立地指数表,提出了适合水曲柳大径材培育的产区和立地指数。

  (3)构建了水曲柳大径材林分密度管理表。

  (4)提出了不同立地类型水曲柳林分营养诊断方法和施肥方案。

  (5)揭示了修枝强度与根系非结构性碳的变化关系。

  4.项目核心技术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尚志市小九林场和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了系列技术的试验和应用,试验示范总面积500余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徐程扬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陈金慧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张同伟 龙江森工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

  孙士庆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服务总站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副站长

  董喜文 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科研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