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我国重要淡水蚌类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12-25 浏览次数:1470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3个项目 anli.jpg

  2020年12月24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芜湖召开了由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我国重要淡水蚌类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考察现场并听取了项目方的总结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针对当前因过度捕捞、生境破坏、水域污染、生物入侵及寄主鱼资源衰退等因素导致的蚌类自然资源大幅度衰退和一些物种已经灭绝或濒危的问题,该项目研发出了我国重要蚌类典型代表性物种的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主要创新点如下:

  (1)成功驯养了12种蚌繁育亲本,确定了12种蚌钩介幼虫成熟的高峰期;

  (2)首次筛选出11种蚌类适宜的寄主鱼种类和规格,弥补了这些蚌类寄主鱼信息的空白;

  (3)探究了钩介幼虫寄生量对寄主鱼存活的影响,确定了50-100g寄主鱼适宜的钩介幼虫寄生量,提高了寄主鱼的存活率和重复使用率,降低了繁育成本;

  (4)确定了11种蚌的脱苗积温,有效提升了脱苗效率及脱苗成功率,探索出稚蚌和幼蚌高效培育模式;

  (5)规模化繁育出不同科属的12种蚌,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其它蚌的人工繁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该项目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蚌类规模化人工繁育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专家组成员

  王洪铸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徐力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刘雪华 清华大学副教授

  朱晓东 南京大学教授

  吴小平 南昌大学教授

  卢文轩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

  阿 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