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优质高产抗寒大叶茶树良种选育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 以福鼎大白茶和云抗10号、福鼎大白茶和云抗14号为杂交亲本组合,采用人工去雄授粉,进行种间远缘杂交育种,创制种质材料529份;培育出优质高产抗寒大叶茶树良种云抗10号等7个,其中包括国内首批双无性系种间远缘人工杂交茶树品种佛香1号等5个。项目所育成的杂交茶树品种产量相比云抗10号最高能提高55.73%;抗寒性强,能够推广到海拔2500米区域种植。项目育成品种截至202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66.2万亩。
三、创新研究出两叶短穗扦插法育苗技术,并提出地膜履盖和小拱棚遮阳网遮荫相结合的新品种定植保苗技术、四次矮化定型修剪等配套栽培技术,出圃率较常规一叶短穗扦插法提高20%以上,茶苗定植成活率由原来的50%上升到95%,四次矮化定型修剪的茶树较三次定型修剪的提早投产1年;建成一个以勐海为中心、辐射云南各重点产茶区的繁育基地,年繁苗2.32亿株,推动了茶树新品种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四、开创性地应用名优绿茶造型机械,研发出“重萎凋、轻揉捻、长发酵、重造型”的新品种配套加工工艺,开发出外形优美、适合清饮的毛尖型和卷曲型名优工夫红茶,提升了云南茶叶总体品质,显著提高了涉茶企业效益。
五、项目成果大规模地应用于云南和贵州,自1986年开始至今,累计推广面积4230.65万亩,实现累计产值1496.39亿元、新增产值660.84亿元、新增利润221.49亿元;其中,2019-2020年,推广应用面积533.4万亩,实现产值250.61亿元,新增产值74.24亿元,新增利润28.01亿元。
六、带动了项目区300多万人的脱贫致富;并为云南和黔西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罂粟替代种植提供茶树品种及技术支撑。
项目成果发表论文53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专利7件、软件著作权2件,颁布标准1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处于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在双无性系种间远缘杂交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刘仲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韦朝领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
胡凤益 云南大学教授
吕海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
陈可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倪德江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房婉萍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