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5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完成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警体系及区域化救治模式的建立和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项目组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一、提交的科技成果资料齐全、数据翔实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5项资助下,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分子病理机制及 “早预防、早预警、早诊断、早治疗”以及体系化救治的难题,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
1、建立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预警体系。
发现了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和破裂的关键基因、蛋白和信号通路,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预警体系,提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率。
2、拓展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防治新方法。
发现我省绿升麻根茎中提取的新化合物“Yunnanterpene G”具有抑制巨噬细胞迁移、抑制 EMMPRIN 表达,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为寻找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奠定基础。
3、引领了云南省急性冠脉综合征区域化救治模式的建立。
牵头组织建立了云南省省级胸痛中心联盟,推广胸痛中心建设、形成全域覆盖的三级网络体系,使云南省心梗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下降。
三、该项目参与制定“中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指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等国家行业标准15项,成为云南省唯一一家国家胸痛中心示范中心,推动云南省188家医院在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站注册并申报,其中66家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版16家,基层版50家。通过总数名列全国第六,西南地区第一,基层版通过数量名列全国第三。云南省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在国内综合指标全国排名第二。仅在该院就挽救了3000余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节约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9篇,其中SCI论文20篇,总影响因子66;副主篇1部、参编学术著作7部。主办学术会议及培训班20余次,培训医务人员8000余人次,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9名、硕士48名。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肖春杰 云南大学教授
苗云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洪云飞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蔡红雁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孙 林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
张新金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田 青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