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2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理工大学等7家单位完成的“云南道地中药材大品种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在云南省科技重大项目等8个课题的支持下,相关研究历时12年,在三七地方特色食品标准、天麻国际标准及仿野生栽培、滇重楼人工规范化种植技术和标准等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空白,创新点如下:
1、率先研究制定了天麻药材ISO国际标准和系列地方、团体标准。首次开展了乌天麻仿生栽培、滇重楼、铁皮石斛等云南中药材大品种的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GAP栽培技术标准体系、创建了滇重楼人工栽培标准化种植技术、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乌天麻仿野生栽培及菌材替代技术,解决了铁皮石斛、滇重楼规模化生产难题,为云南道地中药材大品种标准化技术体系提供示范。
2、建立了云南道地中药材大品种产地加工标准化技术体系、制定了《云南铁皮石斛)等地方标准。提出了天麻适度硫熏工艺技术、建立了铁皮石斛、天麻和滇重楼的质量控制体系。
3、首次开展了三七茎叶、三七花的营养成分分析、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及质量控制研究,研究制定了《干制三七花》《干制三七茎叶》 、首次在三七茎叶中发现了GABA并建立了综合提取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了铁皮石斛颗粒、铁皮石斛花饮料、三七花饮料等地方特色食品,解决了三七地上部分进入食品领域的历史性难题。
该成果共发表论文70篇,授权发明专利16件,制定ISO际标准1项、云南省地方标准6项、中国中药协会团体标准9项、选育新品种3个、开发新产品5个、出版专著3部,铁皮石斛、滇重楼GAP基地通过国家认证,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产生经济效益12.74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建议:成果名称为“三七、滇重楼、天麻、铁皮石斛标准研究制定及应用”
专家组成员
陈纪军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钱子刚 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邹成钢 云南大学教授
文建凡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代解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