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大白菜育种技术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建立雄性不育抗根肿病高效育种技术。针对萝卜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138和抗根肿病基因CRb,分别开发出了2个SSR分子标记,建立了抗性材料高效选择技术体系。
3.创制抗逆、抗病、优质的大白菜优异种质材料。通过回交、聚合杂交,创制出了耐抽苔、抗根肿病、优质、雄性不育小球型大白菜新种质;耐热、抗根肿病、雄性不育大球型大白菜新种质;耐抽苔、抗根肿病、雄性不育大球型大白菜新种质,为我国大白菜的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4.育成优良大白菜新品种14个。娃娃菜品种6个,其中“迷您黄1号”是世界上第1个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的娃娃菜品种,“迷您黄2号”是世界上第1个萝卜胞质雄性不育、抗根肿病娃娃菜品种;耐热白菜品种3个,其中“云夏白2号”为萝卜胞质雄性不育、抗根肿病的耐热品种;耐抽苔白菜品种3个,其中“云春白2号”为萝卜胞质雄性不育、抗根肿病的耐抽苔品种;秋白菜品种2个,其中“抗大4号”为萝卜胞质雄性不育、抗根肿病的大球型品种。上述品种的育成,满足了大白菜周年生产对品种的需求。
5.育成的品种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迷您黄1号”和“迷您黄2号”分别入选云南省主推品种。近三年,在全国8个省(区)市,全省9州(市),累计应用44.52万亩,新增蔬菜27.80万吨,新增产值4.2亿元。
6.项目获得专利4件,其中技术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制订并获准颁布实施云南省地方标准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4篇。
该成果创新性突出,应用效果显著,项目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同行领先水平,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抗根肿病聚合育种方面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朱有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杜永臣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
刘飞虎 云南大学教授
龚 明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赵之伟 云南大学教授
刘雅婷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何梅洁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