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库岸滑坡地貌过程力学描述及其减灾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10-29 浏览次数:2094

库岸滑坡地貌过程力学描述及其减灾应用 anli.jpg

  2019年10月2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重庆召开了由枣庄学院、三峡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库岸滑坡地貌过程力学描述及其减灾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一、项目资料齐全完整、内容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针对水库极易成灾的土质岸坡和类土质岸坡的库岸滑坡重力地貌过程减灾,通过现场调查、勘测、试验、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对库岸滑坡地貌过程力学描述及其减灾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性成果:

  1、揭示了库水位升降条件下岸坡变形破坏物理演进规律,提出了类土质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等效方法,获得了消落带砂岩、膨胀土等典型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劣化规律,从土质岸坡突变破坏、类土质岸坡浸泡软化拉剪破坏和渗流驱动压剪破坏等方面揭示了库岸滑坡破坏的力学机理,建立了预测库岸再造宽度的浪蚀龛-土体临界高度修正卡丘金法,提出了库岸再造稳定时限预测公式。在库岸滑坡地貌过程物理演进理论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2、研发了分区填筑同步排水造地型护岸技术、桩-墙复合抗滑支挡治理结构、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深埋爆炸挤淤技术、地面沉降观测装置、滑坡微创愈合治理技术、筏板式格构-锚杆-锚索复合抗滑结构、边坡岩土局部安全隐患区膨胀型支撑治理方法等八种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适用于水库消落带复杂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的库岸滑坡地貌过程减灾技术保障难题。

  3、构建了抗滑桩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和耐久性设计方法,提出了地震作用下桩间挡土板主动土压力极限分析方法。提出了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双土拱理论,解决了支撑库岸滑坡地貌过程减灾新技术应用的理论依据。

  4、研发了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方法、松木桩-石笼网组合植生挡土墙、自渗水植生槽结构、自灌式植草装置、锚杆网格岩质边坡绿化结构等五种景观型防护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水库消落带在水位消落期及时自绿化技术难题。

  三、该成果紧密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紧迫需要,形成了库岸滑坡地貌过程减灾成套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大量的实体工程,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紧切结合了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在团队所在的枣庄学院建立全国推广应用的国家级研究中心。

专家组成员

  鲜学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全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张乐文 山东大学教授、博导

  刘元雪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教授、博导

  尹 晶 山东交通学院教授

  李孝坤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赵洪波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林孝松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

  姜克春 山东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