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大理州四季鲜食蚕豆产业集成技术研发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针对大理州鲜食蚕豆播种面积大,但单产低、品种抗逆性差、产品价格低的实际。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需要,采用科研单位与鲜食蚕豆加工销售企业和专业种植合作社进行联合攻关的方式,充分发挥大理州气候环境、降雨分布和海拔多样性的优势,开展了鲜食蚕豆产业发展所需的新品种筛选及配套的集成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主要创新点如下:
1.筛选出了适宜不同季节鲜食蚕豆产业需要的优质新品种,并开展了配套的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研究。针对不同海拔高度区域蚕豆生长发育的特点,从整田要求、播种时期、播种密度、施肥时期和施肥量、病虫害绿色防控、鲜荚采摘时期等方面开展了技术研究集成,制定发布技术规程1项,制作轻简实用技术挂图1项,研发了4项高产栽培技术,发表论文11篇。形成了四季鲜食蚕豆有良种、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农民效益好、一年四季可以上市的良好局面。
2.产业模式创新突出,形成了较好的产业链联合体。通过科研单位、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的有机联合,实现了种子、技术、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发展,获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团队“优秀奖”。
3.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中获得亩产鲜荚1566.67千克,亩产鲜豆米572.9千克的高产效果;2017—2018年在大理州累计推广应用四季鲜食蚕豆75.35万亩,加权平均比对照亩增产237.11千克,增产21.79%,新增产量1.78亿千克,新增产值5.36亿元。加强了技术培训工作,2017-2018年开展了27场次的技术培训,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2826人次,发放技术资料上万份。对大理州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对保护洱海及农田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突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建议进一步加大四季鲜食蚕豆产业发展力度,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收、节本增效和生态保护及扶贫攻坚等的作用。
专家组成员
郭华春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道金荣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
袁平荣 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何玉华 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赵 燕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