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论证系统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6-11 浏览次数:1280

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论证系统 anli.jpg

  2019年6月1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完成的“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论证系统”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提供的评价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成果依托“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背景型号项目”,针对空间科学任务论证过程中岗位耦合性强、数据一致性难、需求抽象、不确定性因素多、资源约束等相关难题,开展任务论证支撑平台技术、交互式概念设计技术、系统仿真技术、节能轨道设计等关键技术攻关,构建一个实用、高效的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论证系统。

  3.该成果主要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设计数字化方法。解决了论证岗位、流程、数据的关联管理和岗位耦合依赖、数据一致性等问题,并基于模型论证,建立了典型空间任务的多层数字化模型。

  (2)提出了一种并行动态空间任务概念设计方法。采用非参化建模方式快速构建任务模型,解决了抽象的需求快速转换为实际工程指标的难题。

  (3)提出了基于虚拟运行与虚拟验证的综合仿真服务架构。解决了多领域、多形式、多粒度模型一体化仿真难题,实现了航天系统任务级仿真分析。

  (4)提出了融合借力飞行和不变流形的地月系统周期轨道的三脉冲节能转移方法,实现了飞行时间和燃料消耗的优化折中;提出了混合周期匹配星座设计方法,解决了异构耦合跨尺度星座的精确相位配合问题;提出了相对最优轨道机动设计方法,解决了相对运动最优构型规划问题。

  4.该成果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软件著作权27项,发表论文30余篇;支持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欧合作小卫星、国防科工局预研等项目论证。

  综上,该成果在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论证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宫亚峰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

  卢柯楠 北京中航天基空间信息科学研究院教授

  嵇智源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

  孙富春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胡晓惠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刘献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白 明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